新闻动态
奋力赶超争一流 构筑发展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8-07-05
湖州,太湖南岸一颗充满活力、魅力和实力的璀璨明珠。 这里深植绿色发展的基因;这里处在重大战略机遇期,是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里创业创新活跃,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通过蓄势蓄力,已经成为湖州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
以新能源运输装备、信息技术、健康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为基础,科技城、特色镇、产业园、物流港不同特色的载体和平台齐头并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五未”土地改革、“标准地”模式出让、“亩均论英雄”改革等创新机制释放活力,微宏动力、之信新能源电池、华睿生物、唯品会华东运营总部等多元优质项目接踵而至,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成了湖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平台、主引擎、主力军。
近年来,在全省15个产业集聚区综合考核中,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排名一直居于前列。2017年,该集聚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3.09亿元,增长27.1%;完成签约项目总投资505亿元,增长13.4%。
在“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的指示以及湖州市委、市政府加快赶超,奋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地、模范生的精神指引下,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正全面融入到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沪湖廊道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向“现代产业引领区、产城融合样板区、城乡统筹协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的目标奋进。
深化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由对速度的追求转向对质量的追求,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不断提高资源要素配置的效率效能,促进资源从无效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集聚。
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通过加大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的“五未”土地处置力度,促进土地能够很好地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并与“标准地+承诺报备+一窗服务”三项改革有机融合,为浙江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贡献了湖州智慧和湖州经验。
近年来,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湖州成为投资的热土,而土地的瓶颈日益显现。去年底开始,湖州全面启动“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其中工业用地是重中之重。湖州专门出台了《关于印发湖州市工业项目、休闲旅游项目“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低效用地认定标准和处置办法的通知》,通过“三未”土地的限期整改和倒逼,曾经错配、劣配、低效配的土地“治”出了土地资源新空间。
浙江德普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7个研发成果欲产业化却无地可用,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原价收回一宗因项目搁浅迟迟未能开发的60亩土地后进行二次出让,被德普斯拍得,预计投产后亩均税收可达40万元;安美德智能高效汽车发电机项目厂地使用权全部购自原万德电子工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8600万元,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150万台智能高效汽车发电机的生产能力。
“通过‘三未’用地的处置有效解决了土地资源闲置问题,是集聚区‘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生动实践,有利于提高资源供给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南太湖产业集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集聚区将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争取核心区盘活土地1000亩以上,吴兴分区盘活闲置存量土地160亩,南浔分区关停淘汰低小散200家,长兴分区全年完成消化“五未”土地900亩。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南太湖产业集聚区作为湖州产业转型的主阵地和改革的先行区,不断通过创新机制改革,打造一流服务环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迁入和人才创业集聚的新高地。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土地,这多亏了集聚区‘标准地’改革,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今年3月6日,浙江华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标准地”竞标,以1375万元拍下一宗位于杨家埠北单元生物医药园区XSS-01-01-02A号地块工业用地。这是湖州市本级首宗成交的“标准地”。
所谓“标准地”,就是把每一块建设用地的规划建设标准、能耗标准、污染排放标准、产业导向标准、单位产出标准等在企业拿地之前给予明确,带地一起出让。企业拿地后,发改部门将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程代办”,免去项目前期的一系列预审。
随后,企业可进入承诺报备制改革通道,对规划建设条件、环保安全标准、经济技术指标、产业政策要求等规范标准和施工标准进行承诺,建设部门即时发放施工许可,不用经过其他各类审批即可开工建设,跳过中间繁琐的行政审批环节。
通过“标准地+承诺报备+一窗服务”三项改革的有机融合,真正做到开工前企业“最多跑一次”,实现全流程无审批,有助于打造“五最”服务品牌,使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成为体制机制的创新区。
创新驱动,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过程中,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能否爬坡过坎、占领微笑曲线两端的关键。南太湖产业集聚区以湖州科技城为主阵地,坚持科技与人才双轮驱动,全面激发赶超发展的动力活力。
湖州科技城位于该集聚区核心片区的西部,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信息经济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服务业。自2017年启动建设以来,着力在“见形象、见项目、见人才、见效益”上下功夫,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美国康州桥港大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引进了中科院上海分院产业孵化中心、上海技物所、广州能源所、浙大网新先进产业中心等11个创新合作平台项目,呈现了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是湖州科技城“独角兽”企业的典型代表,其自主研发的新型电池第三代产品技术攻关已通过中期验收,预计明年年中能量密度可达到250Wh/Kg(每千克250瓦时),将极大彰显其产品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微宏动力三期项目工程也在紧锣密鼓施工,建成后将形成50万电芯/天的生产能力,具备组装11GWh锂电池系统的总产能。
“企业选址落地其实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从目前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来湖州发展是明智的。”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作为湖州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型企业,微宏动力入选了工信部2017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它的发展态势,也反映了湖州科技城高科技研发的蓬勃生机:
芯启源已成功获得USB3.0芯片全球第五张(中国第一张)国际认证;中科院硅酸盐所湖州先进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碳化硅晶体项目在去年底4英寸生产线成功贯通的基础上,正在努力攻破6英寸生产线……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吸引项目,集聚人才,湖州科技城正成为人才集聚高地、成果转化高地、产城融合高地。“引才不易,留才更难。只有把人才精准匹配到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特色区域,才能让招引到的优秀创业创新人才扎根、成长、壮大,形成城市、企业、人才三赢的局面。”谈及优秀创业团队和优质人才,南太湖产业集聚区相关负责人表现出殷切的期待。
今天的城市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竞争。为发掘、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技术和团队,打造创新技术与企业对接、创业团队与资本对接、落地项目与园区对接、市场化运作与政府政策对接的资源共享平台,5月底,一场以“智汇南太湖、筑梦科技城”的2018中国·湖州全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启动。
参与此次比赛的获奖团队,获得30万元至600万元的资助资金,并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A+类、A类、B类和C类享受当地的各类扶持政策。同时,根据项目落地情况,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对于特别优秀的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的资助资金。
“此次对优秀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就是为了加强与相关行业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企业的对接交流,吸引更多的海内外高端人才、科研机构、创新企业的优质项目在湖州落地、孵化、成长。”南太湖产业集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千人计划产业园、南太湖药谷、新能源产业综合体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孵化平台的建设,和《加快湖州科技城建设发展二十条意见》及人才、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众创空间扶持政策“1+4”政策体系的实施,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将把产业提升和人才引进当作核心任务来抓,全力推动园区产业在加速集聚、提速转型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绿色智造,
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
坐落于美丽的南太湖畔,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南太湖产业集聚区的一张“名片”。按照“建设南太湖绿色发展新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南太湖产业集聚区以绿色发展为主线,重点围绕科技城、智能电动汽车小镇、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等载体,大力构建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为重点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创建绿色工业功能区,全力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
特色小镇是新形势下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的重要平台。南太湖产业集聚区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市场导向等因素,规划建设智能电动汽车小镇。该小镇总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以“慢生活、快充电、小载体、大智慧”为特色主题,计划3年时间建设成为集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研究、生产制造、车联网+、文化展示、互动体验、生活配套为一体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基地。
走进位于集聚区核心区西南的康山东麓,一块规划用地面积168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的湖州新能源创新服务综合体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这里正在建设的,就是湖州新能源产业的‘一客厅三中心’,即智能电动汽车小镇客厅、运营管理中心、智能电动汽车体验中心、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预计今年底可交付使用。”南太湖产业集聚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东风,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已经集聚了以微宏动力、创亚动力等为主力的上游企业,以安达汽配等为主力的中游企业,以恩驰汽车为主力的下游企业,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的集群效益正迅速凸显。
今年4月底,湖州恩驰汽车有限公司首批批量生产的50辆36座、续驶里程350公里的新能源公路大巴车和50辆21座、续驶里程250公里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下线,填补了湖州新能源客车生产历史空白,同时打通了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下游环节。
如果说绿色发展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当前目标,那么推进智能制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南太湖产业集聚区以突出绿色生态导向,按照“产、城、人”融合的要求,注重平台产业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建设规划等“多规合一”,统筹推进商贸服务、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提升,加快产城融合进程。
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长兴分区围绕万亩综合工业平台建设,深度完善产业园整体规划,加快工业平台两翼建设,全力打造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奋力争创“全国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示范区”;吴兴分区与上海游侠汽车签署了总投资115亿元的超级工厂、智能汽车小镇等项目,打造面向全球的汽车超级工厂和主题旅游目的地;太湖度假区分区加快建设南太湖蜜月小镇、湖州影视城、绿色金融小镇等重大平台,扎实推进鑫远太湖国际健康城和南太湖户外运动竞赛两大基地建设。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全省大湾区大通道大花园大都市区建设的全面布局,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正抓紧“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重大发展机遇,借势借力,进一步打造产业集聚区工业主平台、产业主阵地的核心优势,为湖州实现“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浙江日报
上一篇:央企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下一篇:做人工智能领域的引领者(新论)